Blenheim -Nelson- Picton -Motueka -Abel Tasman national park- Karamea- Inangahua Junction- Lewis Pass- Maruia Springs’traditional Japanese bathhouse- Reefton
前言
紐西蘭南島北端地區,似乎一直無法成為紐西蘭旅遊的主流,可能是受限地域較寬闊、主要景點太過分散、各主要活動均需較長的天期,無法配合只有短天期旅遊計劃的觀光客所需,此外該地區的旅遊配套設施與南島中部及南部比較遜色甚多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卻不能不提的就是南島北端地區,還是有不少極具特色及吸引力的旅遊景點及活動,此外對計劃搭渡輪往來「皮克頓(Picton)」與「威靈頓(Wellington)」的觀光客,必然會經過此地區,為讓有計劃前往此區的觀光客方便安排行程,特將該地區的旅遊相關資訊,依城鎮或景點別,並按由東往西方向的順序,逐一介紹說明如後.
- . 葡萄美酒-「布倫翰姆(Blenheim)」
「布倫翰姆」座落在紐西蘭南島東北部,距「Kaikoura」以北約1個半小時車程處,是南島東部前往「Picton」必經之地;係以發生在1704年的「布倫翰姆戰役(Battle of Blenheim)」之名命名該鎮;按「約翰 · 邱吉爾, 瑪伯勒彿公爵一世 (John Churchill, 1st Duke of Marlborough)」所帥的英軍,於1704年大敗了一支由法國和巴伐利亞組織的聯合部隊,此戰役即被稱為「布倫翰姆戰役(Battle of Blenheim)」.
該地區的經濟以酪農業和園藝業為主,此外魚業和貽貝養殖也是主要收入之一,另「葛瑞士米瑞湖(Lake Grassmere)」更是紐西蘭唯一生產鹽的所在;此外該地區因氣候適宜,陽光明媚,除了已成為南島「瑪伯勒彿 (Marlborough)」地區的葡萄酒業中心外,其所生產的橄欖也頗受市場歡迎.
(1).「布倫翰姆」及週邊地區的年度重要活動:
(a).「瑪伯勒彿傳統戰鬥機航空展」Classic Fighters Marlborough Airshow」-
座落在「布倫翰姆」南區的「歐瑪卡機場Omaka Aerodrome」,每兩年一期的經典戰鬥機航空展,自從2001年首次舉辦後,讓對一次世界大戰老戰鬥機的愛好者,除了「Wanaka Airshow」外,再增加一個在復活節週末觀賞老戰鬥機飛翔的機會.
(b).「葛瑞坡森林越野腳踏車大賽(The Forrest GrapeRide cycle race)」-
每年秋季舉行的越野腳踏車大賽,分為是 101 公里或42公里兩個等級,賽道遍及全紐西蘭,其中也會經過「瑪伯勒彿」地區一些優美的風景賽道.
(c).「Hunters Garden Marlborough(瑪伯勒彿獵人花園)」-
為表揚「瑪伯勒彿」地區的優良花園和園藝愛好者對花園所作出的貢獻,特在每年 11月初舉行活動,活動包括花園展、專家講習和遊園會.
(d).「哈維洛克貽貝節(The Havelock Mussel Festival)」-
每年3月中旬在「哈維洛克」(「Blenheim」西北約30分鐘車程的海邊小鎮)舉行慶祝貽貝產業的年度慶典,提供有食品、葡萄酒、啤酒、珠寶首飾、工藝品等超過70個攤位.
(e).「藍調、釀造和燒烤節(Blues, Brews and BBQ's Festival)」-
每年 2月的第一個週末中午12點到晚上7點,在「Redwoodtown」區附近的 A 和 P公園舉行「藍調、釀造和燒烤節」,包括藍調音樂、爵士音樂、食品和各種啤酒和葡萄酒.
(f). 「瑪伯勒彿葡萄酒週末節(The Marlborough Wine Weekend)」-
每年 2月的第二個週末,在「瑪伯勒彿」地區舉行的「葡萄酒週末節」,自2007年首次舉行以來,已成為當地葡萄園、酒商和葡萄酒的愛好者的年度大事,除了美食當然更少不了美酒.
(2).「布倫翰姆」的景點及活動:
(a).「西摩廣場(Seymour Square)」和「波拉德公園(Pollard Park)」-
兩處公園廣場是鎮內的主要景點;其中「西摩廣場」座落在鎮區中心,係以紐西蘭國會議員「亨利 · 西摩(Henry Seymour)」之名命名;廣場內設有「戰爭紀念館」和「鐘塔」,該廣場在1928年即被「紐西蘭古蹟信託委員會」評列為「具有特殊或顯著歷史或文化遺產意義或價值的地方(places of 'special or outstanding historical or cultural heritage significance or value)」.
(b).「威佘丘陵(Wither Hills)」-
座落在「布倫翰姆」以東約20分鐘車程處的「威佘丘陵」,從「麥克斯韋路(Maxwell Road)」開始即可以發現一些吸引人步道,時間允許時可去走走.
(c).「歐瑪卡航空事蹟博物館(Omaka Aviation Heritage Centre)」-
座落在「布倫翰姆」南區的「歐瑪卡航空事蹟博物館」,展示了由世界大戰開始的飛行文物,從實體飛機到罕見的紀念品;博物館中還有一間擁有特殊效果的航空電影劇院,博物館中還展示了一架原尺寸模仿一次世界大戰的飛機模型.
(d).「卓福特巫得自然生態之旅(Driftwood Eco-tours)」-
在「瑪伯勒彿」的「懷蘆瀉湖(Wairau Lagoon)」河口,有超過 90種不同的鳥類棲息,包含了皇家琵鷺(Royal Spoonbill,)、黑額燕鷗(Black Fronted Tern)和線尾長嘴水鳥(Bar-tailed Godwit)等,成群結隊超過千隻的各式各樣的鳥群聚集在這裡覓食,導遊以四輪傳動車或划艇帶你進入此區,並導引賞鳥及介紹相關知識,對賞鳥有興趣的觀光客可考慮參加此一全天的活動;此外該公司(Driftwood Ecotours Limited)另外還安排有「river valley walks」、「high country mountain tours」 and「lagoon kayak trips」等活動.
(二). 陽光小鎮-「尼爾遜(Nelson)」
1841年代在專事移民業務的「紐西蘭公司(New Zealand Company)」工作人員「亞瑟‧威克福而德船長(Captain Arthur Wakefield)」帶領了第一批歐洲移民抵達「尼爾遜」,加上在其後一年間,共計移入約3000名歐洲移民;決定以英國「海軍上將尼爾遜勳爵(Admiral Lord Nelson)」之名命名此城鎮,目前人口約有 37 萬人;按「尼爾遜」座落在南島北側,「塔斯曼灣(Tasman» Bay)」之東岸,以「庫克海峽」與紐西蘭首都「威靈頓」跨海相隔約165 公里.
此區域早期係由紐西蘭北島南下的「啼 囉帕羅法(Te Rauparaha)」毛利族之酋長「納嘎啼 圖阿(Ngati Toa)」所佔據,後迫於壓力不得不轉售予移給的歐洲人,因此導致在 1843年起,一直延續到1857年在「克靈伍德(Collingwood)」發現黃金之後才停止的一連串種族糾紛.
由於「尼爾遜」地區氣候溫和,並擁有紐西蘭全年日照時間最長的記錄(全年有2,400小時的日照時間);是以素有「陽光小鎮」的美名,同時自 1880年代起「尼爾遜」就已成為生產的啤酒花和煙草的供應中心(是以座落在「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以南約20公里的「莫圖伊卡(Motueka)」設有「煙草博物館」),同時也是南島果仁、漿果和蔬菜的產地及物流處理中心,此外在「塔卡卡山(Takaka Hills)」除了蘊藏有豐富的煤礦外,尚有白雲石、菱鎂礦、石棉、蛇紋石、鈾及大理石等礦藏.
「尼爾遜」的旅遊景點或活動:
(1).「琴司‧翰森金銀鍛匠(Jens Hansen Gold & Silversmith)」-「魔戒之旅(The Story of the Ring)」-
如果說要推選全紐西蘭最著名的金飾店,那座落在「尼爾遜」於1968年即開始營業的「琴司‧翰森金銀鍛匠(Jens Hansen Gold & Silversmith)」絕對可當之無愧;按1999年3月間電影「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導演「PeterJackson」電話要求能否幫他設計一隻戒指後,「琴司‧翰森」即提交了15個原型戒指(均擁有古樸雅致的特性,但重量和飾面則各有特色),後來其中一隻即成為「魔戒」片中的「魔戒」.
「琴司‧翰森」和他的兒子「Thorkild」後來為因應不同場景的需求,還以此一隻戒指為原型,製作出了超過40種的不同變化款式的「魔戒」,其中最大的那隻「魔戒」, 直徑達8英寸,故無法以純金製作,而改以鋼材鍍金而成;此外真正影片中顯示的「魔戒」,應該是指一隻指碼為11,材質為18k的黃金指環,因為在影片及坊間廣告中最常見到「魔戒」,即是此指環,它的重量約19 克(超過 1/2 盎司),厚度為 2.7毫米,環圈長約7毫米,另影片中出現穿過指環,方便懸掛的「銀頸鏈」,也是由「琴司‧翰森」所設計,計65釐米長,以 92.5%的純銀製成.
由於涉及電影專利版權的限定,目前前往該店購買戒指的買家,雖然可以購得類似「魔戒」片中的「戒指」,但卻無法完全相同,此外該店雖可代為在戒上刻寫字體,但卻拒絕刻與「魔戒」影片中有關的文字.
(2).「紐西蘭地理中心座標 (Centre of New Zealand)」-
座落在147 米高的「植物園丘(Botanical Hill)」頂之「紐西蘭地理中心座標」,是一個來到「尼爾遜」必遊的景點, 事實上真正的地理中心,據說應該是在西南55公里外的「斯普納區(Spooner Range)」,但因「尼爾遜」擁有第一個英國人抵達點的榮耀,而有機會設置紀念碑;白色像似一個倒彎釣魚鉤的造型,碑體菱角分明,鉤頂側面還設置一隻兩頭微呈尖錐的長棍, 紀念碑面像海洋,站立於此丘頂或坐於碑邊座椅,「尼爾遜」及其海灣的美景,盡入眼簾.
由市中心經過「哈代街(Hardy Streets)」或「橋街(Bridge Streets)」向東走到盡頭,在植物園的運動場的另一邊可以見到一座路標和資訊看板(可將車停在邊上的停車場),然後沿著指標登上「植物園丘」頂,全程約30分鐘左右.
(3).「刺激的快樂谷(Happy Valley Adventures)」-
座落在「尼爾遜」東北方向約12公里處的「快樂谷(Happy Valley),是一座融合「飛天狐鞦韆( Flying Fox)」、四輪越野車、騎馬、彩色漆彈射擊及步道健行的綜合野外活動中心;沿Nelson 往Blenheim方向的SH-6公路出發,車行約15分鐘,轉入「Cable Bay Road」再行駛2公里及可抵達.
其中尤以「飛天狐鞦韆( Flying Fox)」最為著稱,除擁有全世界最長的飛天狐鞦韆索道(3公里)外,當乘客由150米高的出發點,坐在像滑雪場露空吊車上(一車8人,一面4人,兩兩背坐),一衝而下時, 在最初的800米間,吊車時速竟可高達100公里,可謂極盡刺激,同時由高處還可鳥瞰美麗的原始森林及河谷;此外在登上海拔150米高的出發點前,還可見到號稱全世界最老的松樹「馬它樹(Matai tree)」,毛利人尊稱為「瑪雷庫雷(Mareikura)」,意思是「尊貴女士(noble lady)」.
(4). 「宮津日本花園(Miyazu Japenese Garden)」-
「宮津市(Miyazu)」座落在日本「本州」北部的「京都府(Kyoto)」,與「尼爾遜」同樣的均擁有漁業、旅遊業、美麗的海灘和自然美景,是以互相締結了姐妹市,該日本花園即是為了慶祝及紀念互結姊妹城市,而建立的日本傳統花園;距市區步行約30分鐘的路程;園內有仿造了日本傳統的園藝造景,也有日本傳統櫻花樹、松樹、小橋流水、日本式建築等,其中在園中也依據日本古老的傳說建造了一座天橋,據說是可以通往天堂的橋樑.
(5).「尼爾遜週六市集 (Nelson Saturday morning market at Montgomery)」-
每週六早上8點至下午1點在「Trafalgr St.」和「Hardy St.」附近的
「Montgomery Square」設有趕集市場,各式各樣不同產品的攤位林立,包括了新鮮的農產品、食品、藝術品等,觀光客如時間允許,不妨來逛逛,體驗一下不同的感覺.
(6).「世界穿著藝術及古董車博物館(World of Wearable Art & Classic Cars Museum)」-
座落在距「尼爾遜機場」不算遠的「世界穿著藝術及古董車博物館」,經由「Quarantine Road」轉「Cadillac Way」即可抵達,博物館的建築造型呈不規則的幾何型,四面玻璃牆面,屋頂上有一教堂尖塔式的裝飾建築體;按該博物館是紐西蘭最大的服裝創意博物館,展示有各式各樣的創意服飾,此外也陳列各式的古董汽車,另還設有藝廊及咖啡屋.
(7).「艾喜爾老屋(Isel House)」-
座落在「Hilliard Street」的二層樓,磚石造的維多利亞式古蹟老屋,與佔地4公頃的花園,是一座建於1849年間的著名古蹟, 係由「Thomas Marsden」規劃建築完成,取名為「Isel House」;目前只對外開放了7間房間,從房間內所展示的19 世紀精品傢俱、陶瓷和繪畫作品,敘述了當時屋主「馬斯登家族(Marsden family)」的故事
(8).「世界花園(Gardens of the World)」-
「世界花園」占地 2.4公頃,於1990年開始種植植物,該花園的創始人「傑夫(Geoff)」和「吉莉安‧林頓(Gillian Etherington)」,當初只是有一個夢想,想要創建一個可以保留和展示許多不同種類植物和樹木的特殊所在,而規劃此花園;目前花園分為美國花園、紐西蘭花園、玫瑰花園、藥草和草本植物區等,此外還有湖泊、小橋、流水和噴泉等景觀.
(9).「尼爾遜基督聖公會教堂(Christ Church Cathedral-Nelson)」-
「尼爾遜基督聖公會教堂」是「尼爾遜」主教管區的主要的教會,屬於英國聖公會教派,座落在「琴司‧翰森金銀鍛匠」的隔鄰,也是「尼爾遜」最熱鬧的所在;歌德式高聳的鐘樓,樓塔上充斥著鏤空的方格,造型相當特殊,已成為當地的地標.
(10). 「皇后花園(Queen's Garden)」及「黃石中國花園( HuangShi Chinese Garden)」-
此外「尼爾遜」還有2座花園,分別是「皇后花園」及「黃石中國花園」(按湖北省的「黃石市」與「尼爾遜」為姐妹市),都位於市區步行約10分鐘的範圍內,有時間可一併逛逛.
(三). 南島門戶-「皮克頓(Picton)」
自從1870年代開始即有人暱稱「皮克頓」為「寂靜的谷地(Sleepy Hollow)」,因為此地的孤立和慢節奏生活,吸引了一些藝術家及作家選擇居住於此,對於喜愛藝術及文學的觀光客,不妨多留些時間,慢遊「皮克頓」.
由於「皮克頓」鎮區範圍不大,都在步行可`達範圍,鎮區及附近除了帆船、釣魚、騎自行車和徒步旅行外,還有:
(1). 潛水觀看蘇聯沉船-
參加「皮克頓」的潛水活動,可觀看到沉沒於海底的蘇聯郵輪「米哈伊爾‧萊蒙托夫(Mikhail Lermontov)」的船體;按 1986年2月15日該輪在「Pictoin」外的「傑克遜夾岬角(Cape Jackson)」碰觸暗礁而沉沒.
(2). 「愛德溫‧福克斯海事中心(The Edwin Fox Maritime Centre」-
於該海事中心的船塢中,有一艄被稱為「愛德溫‧福克斯(Edwin Fox)」號的殘骸;該船是一艘早期的商船,負責專門運送囚犯到澳大利亞,同時也負責把移民送至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定居的交通船.
(3). Marlborough Sounds的步道及遊船(但時間較長).
(4).「皮克頓社區博物館(Picton Community Museum)」.
(5). 「皮克頓模型工程及模型鐵路公園 (Picton Model Engineers【Model Railroad】)」.
(6). 「與海豚共舞(Swim with dolphins)」- Dolphin Watch Ecotours.
有關上述各景點的更詳細的介紹,請參考我的部落格中”南島門戶之城-「皮克頓(Picton)」”一文.
(四). 蔚藍海岸-「莫圖伊卡(Motueka)」
「莫圖伊卡」座落在南島西北端的「塔斯曼灣(Tasman Bay)」西側,也是「莫圖伊卡河(Motueka River)」的河口,「尼爾遜」在其西北約1小時車程處,雖然人口只有5,000多人,但卻是「塔斯曼區域(Tasman Region)」內僅次於「尼爾遜」及「瑞齊蒙多(Richmond)」的第三大鎮;由於小鎮本身就是一個肥沃的沿海平原,周邊種植有許多果樹、啤酒花及煙草等植物,近年來更有不少小葡萄園在陸續發展中,其中一個稱為「Neudorf Vineyard」的葡萄園更贏得了國際聲譽;而「莫圖伊卡」到「瑪雷翰(Marahau)」之間的海岸線,更因陽光足,而博得「南島的蔚藍海岸(Riviera of the South Island)」之美名.
由於「莫圖伊卡」距「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及「可翰雷基國家公園(Kahurangi National Park)」甚為接近,目前已成為很多專事國家公園旅遊和活動公司的設籍所在;此外該鎮也因擁有石灰岩洞穴系統,包括了「Takaka Hill」區的「哈伍德天坑(Harwood Hole)」及北邊的「瑪圖卡(Motueka)」, 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來此享受攀岩、划海上皮艇和步道健行的快感.
「莫圖伊卡(Motueka)」的鎮名來自于毛利文,更正確的寫法應該是「Motuweka」,後可能因筆誤才變為「Motueka」,按「Motu」是「森林之島」的意思,而「weka」則是「威雀鳥」,亦即「充斥威雀鳥的森林」.
其附近主要景點及活動:
(1). 「皮瑞司河(Pearse River)」一處可能是世界最深的冷水洞穴-
座落在「莫圖伊卡」附近的「皮瑞司河」底,隱藏著一條可能是世界最深的冷水洞穴;六名澳大利亞潛水夫曾經沿著「皮瑞司河」,抵達其發源地的「卡胡郎基國家公園(Kahurangi National Park)」,他們游入懸崖下面的洞穴,其中潛水夫「克雷格 雀倫(Craig Challen)」雖然已經潛入到 194 米的深度,但仍沒有到達終點,洞穴中河水雖極為清澈,但水溫甚低,他們雖未潛入最深處,無法確認確實的深度,但也發現一些特殊的生物,預計下次還要再捲土重來.
(2). 「特技極限飛行(U-fly Extreme)」-
座落在「莫圖伊卡機場(Motueka Airport)」的「特技飛行」活動,顧名思義此項非一般傳統飛行的活動,讓乘員可享受在空中滾轉飛行、迴圈飛行,八字飛行、反八字飛行、頭上腳下的倒轉飛行等「特技飛行」的刺激感,即使毫無飛行經驗的觀光客,都能親自操作飛機,嘗試自己駕機飛行的機會.
(3).「煙草博物館Tobacco Museum」-
1888年至1890年間陸續有人開始在紐西蘭種植煙草,但未形成經濟規模,直到1926年一家英國的煙草公司「W. D. & H. O. Wills」正式與煙農簽訂契約後,煙草種植才在此區蓬勃發展,不過199年後因主要的煙草公司撤出紐西蘭,當地才停止再種植煙早,這些歷史都可以在該博物館中見到,同時博物館中也有影音介紹此段歷史的發展;此外該博物館的本身建築物,就是一個很特殊的古蹟,深紅的屋頂,淡紅的磚塊牆面,圓拱形的窗框外,包圍著一圈白色的「裝飾藝術」幾何型圖飾,屋頂正中還有一座造型特異的尖塔,即使不進入博物館,光在屋外照相,都是一種特殊的經驗.
(4).「阿貝爾 ‧塔斯曼國家公園(Abel Tasman National Park)」-
這是一座圍繞「塔斯曼灣(Tasman Bay)」,佔地 22, 541公頃(225 km²)的森林公園,包含了一些離岸的小島和數百個海灣及沙灘,充斥了森林及丘陵;公園向北至「塔卡卡河(Takaka River)」和「裡瓦卡河(Riwaka River)」,並延伸到南島西北的「黃金灣(Golden Bay)」及「塔斯曼灣」沿岸,是紐西蘭12個國家公園中最小的一座,於 1942年12月開幕,此時也是第一個歐洲探險家,來自荷蘭的「阿貝爾‧傑森‧塔斯曼(Abel Janzoon Tasman)」造訪紐西蘭的紀念日,故以其名命名此國家公園.
「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最大的特色就是「水」,公園內「海灘」即佔了774公頃並有約 70 多公里長的海岸線,公園中有從 3小時至 5 天的森林及海岸步道,同時還有海濱旅館、遊船、野營、水上計程車及海上皮艇(Sea Kayaking),是一個非常吸引喜歡大自然的遊客造訪之地;其最接近的鎮就是座落在公園以南約20公里的「莫圖伊卡(Motueka)」.
公園中最特殊的地型計有:
(a). 「黃金灣」西側呈倒勾型的狹長丘陵地-
座落在「黃金灣」(紐西蘭南島最西北端的海灣)西側的C型狹長丘陵地,是紐西蘭南島最北端的土地(鳥瞰外觀像極了一隻奇異鳥頭及長喙),海岸線長達120公里,C型內彎跨距最寬處有70公里;按於1642 年荷蘭探險家「塔斯曼」將船停泊在此灣時,與當地毛利人發生血腥衝突,是以將此灣命名為「殺人犯灣(Moordenaar Bay)」;當1770年「庫克船長」第一次航行到此海灣時又命其名為「盲灣(Blind Bay)」;到1840年後因發現煤藏,它被改稱為「煤灣(Coal Bay)」;直到19世紀50年代在「克靈伍德」發現了金礦,才將其名稱改為目前「黃金灣」;其西側呈抛物線倒勾型式的丘陵地型,西北側與「庫克海峽」相接,西側則為「塔斯曼灣」,像是一個上帝打造的天然大型托架,架起了「黃金灣」這座美麗的海域,而「奧雷雷河(Aorere River)」及「塔卡卡河」(70公里長)即由灣南流入「黃金灣」內.
「黃金灣」海岸的中心周圍肥沃的土地廣泛栽培各式各樣的作物,包含蘋果、奇異果、橄欖、葡萄和啤酒花,而20世紀中葉,更開始生產大量的煙草.
(b). 「扯裂的蘋果石(Split Apple Rock)」-
「扯裂的蘋果石」外型酷似一個蘋果被切成2半的海邊巨石,是國家公園裡的特色景點,整個球型高度約在3~4人高;由「莫圖伊卡」沿SH-60公路往「Kaiteriteri」方向行駛,路左有「Split Apple Rock」的標示,左轉續行至「Split Apple Rock」步道口下車,沿步道走約15分鐘可抵達沙灘;也有觀光客採划小艇或搭水上計程車前往;依據地質學家分析,這塊石頭可能是在冰河時期,因水滲入岩石的裂縫,再因氣溫驟降,當水結成冰時所產生體積膨脹效應,導致岩石分裂.
(c). 「哈伍德天坑(Harwood (or Harwood's) Hole)」-
座落在「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的西側,介於「Motueka」到「Takaka」間的支線上,即由「Takaka Hill」公路 (SH60)右轉「Canaan's Road」,其中有11公里道路為碎石子路面.
「哈伍德天坑」是介於「Takaka Hill」、「Golden Bay」及「Tasman Bay」之間的幾個重要的洞穴系統之一,坑口幾成圓形,圓周約50米,深度達到357米,是全紐西蘭最深的垂直洞穴,當初係由「亨利 · 哈伍德(Henry Harwood)」、「約翰 · 霍頓(John Horton)」和「湯瑪斯 · 曼森(Thomas Manson)」首先發現該天坑,故以「亨利 · 哈伍德(Henry Harwood)」之姓,來命名此天坑.
(d). 「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的步道-
「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中共有2條主要的步道,一條是「海岸線步道」,另一條是「內陸線步道」, 均為全年開放;此2座著名的步道,每年吸引超過20萬人造訪;背包客可以自己徒步行走此2步道,更可參與當地的旅遊活動,例如露營、小木屋住宿、船上住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結合徒步與海上划皮艇(combine walking and sea kayaking in Abel Tasman National Park)」的活動(不過必需配合潮汐時間),除了可一遊蔚藍水域、觀賞溫帶雨林植物、欣賞野生動物生態、體驗受保護的海灣和金黃色的沙灘,並還有機會見到海豹、企鵝等生物,分述如下:
「阿貝爾‧塔斯曼海岸步道(The Abel Tasman Coast Track )」-
從南側的「馬魯翰(Marahau)」到北邊的「懷奴伊(Wainui)」長51公里,除了主步道外還有一些延伸出的次步道;全程需要花費3~5天才能完成,不過也有很多人受限假期時間,選擇參加單日徒步的活動(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活動就是由「霸克灣(Bark Bay)」到「矺崙灣(Torrent Bay)」(或反向走),此段全長7.8公里的步道,沿途包括一些陡峭的路徑、美麗的海灣景致,以及跨越「瀑布河(Falls River)」,長47米會像鞦韆般搖晃的「索橋」.
‚「阿貝爾‧塔斯曼內陸步道(The Abel Tasman Inland Track )」-
由「廷蘭灣(Tinline Bay)」到「頭倫灣(Torrent Bay)」,全程38公里,但並無太多的支線步道可做延伸,此外此步道沿途都設有固定的小木屋設施,方便遊客使用.
(五). 水晶清泉-「塔卡卡(Takaka)」
「塔卡卡」是座落在紐西蘭南島西北角上,是最接近「黃金灣(Golden Bay)」邊上的兩座鄉鎮之一(另一鄉鎮為「科靈伍德(Collingwood)」);連接往「黃金灣」的SH-60公路貫穿該村,公路並由此開始蜿蜒爬升,跨越「塔卡卡丘(Takaka Hill)」,而「塔卡卡河(Takaka River) 」則流經該村的西側.
「塔卡卡」週遭雖蘊藏有黃金、鐵、 銅、銀和石棉等礦石,但尚不符合開採的經濟效益,不過紐西蘭最大的酪農業「恒天然乳品廠(Fonterra dairy factory)」即在此村設有工廠,此外「塔卡卡丘」周圍地區充斥的石灰岩洞穴,也是吸引人來此的一個所在;另距「塔卡卡」步行約20分鐘處的「佩尼斯‧福特(Paynes Ford)」,因
有超過 200 個螺栓的攀岩設施,並擁有著名的「1080及G型攀岩(the classic 1080 and the letter G)」、有「可放開手休息(no-hands-rest)」的地型及可鳥瞰「黃金灣」的美景,已成為紐西蘭最受攀岩者喜好的所在之一;當然保有世界最清澈山泉紀錄的「啼 懷可羅帕帕冷泉(Te Waikoropupu Springs」或被稱為「水晶泉( Pupu Springs)」 的清澈冷泉,更是吸引觀光客來此的一大動力.
「塔卡卡」週遭的景點:
(1).「佩尼斯‧福特攀岩區(Paynes Ford rock climbing area)」-
由「塔卡卡」往東南行駛約40分鐘抵達「塔卡卡丘」後步行約20分鐘,即可抵達「佩尼斯‧福特攀岩區」,懸崖最高有30米,平均高度為12~15米,共有240條路逕,攀爬難度從10~30不等.
(2).「啼 懷可羅帕帕冷泉(Te Waikoropupu Springs)」-
座落在「塔卡卡」村西方約7公里的「塔卡卡谷(Takaka Valley)」,由「塔卡卡」沿SH-60公路西行,過了「塔卡卡河」左轉沿「Follow Pupu Valley Rd.」及「Te Waikoropupu Springs Rd.」即可抵達停車場,再步行15 分鐘左右即可抵達.
「啼 懷可羅帕怕清冷泉」擁有全世界最清澈山泉紀錄的美名,因水質像水晶般的透徹,故又被稱為「水晶泉( Pupu Springs)」,其清晰度讓觀光客可以見到水深達63米深的水底流沙;世界上唯一能它齊名的就是座落在南極的「威德爾海(Weddell Sea)」的鹹水.
也有人將此冷泉形容是「沙會跳舞的地方(Place of the Dancing Sands)」,按其水底共有2個很小的泉眼,不斷湧出的泉水,沖擊了泉眼附近白色細沙不停的上下翻動,就像似沙在跳舞一般而得名.
此冷泉的水溫保持恆溫在 11.7 ° C,而且是泉水是持續不停的湧出,即使在乾旱期間每秒仍有7 立方米的湧水量,為大時可達到每秒 21 立方米,它是紐西蘭最大的冷泉,也是世界排名百大的冷泉(排名約在 90名上下).
Labyrinth rocks.
(六).「科靈伍德(Collingwood)」
「科靈伍德」是一座落在最接近「黃金灣」西南的小縣,「塔卡卡(Takaka)」在其東南方約30公里處;「尼爾遜」則在其更東南約2.5小時的車程外;該縣原名為「吉布斯敦(Gibbstown)」,因當地居民「威廉 · 吉布斯(William Gibbs)」將該縣當作沿海港口,而使該縣受惠,但在19世紀50年代末,因發現了黃金,擁入大批的淘金客,而正式設縣,改以當時「尼爾遜」的駐防軍長官「巴隆‧科靈伍德(Baron Collingwood)」之姓為縣之新名.
Rosy glow Chocolate house-設在一棟小型古蹟老屋中的巧克力工房.
Rawhiti Cave從塔卡卡出發,沿著亞伯塔斯曼大道向西北方向行駛。在Motupipi的“t”交叉路口,右轉進入Glenview Rd,然後左轉上Packard Rd.沿著Packard Rd行駛2.6公里,直到您在道路左側看到一個DOC箭頭,指示岔路口到賽道。沿著農場路,打開和關閉您身後的農場大門。停車場是一個小草地。這條小徑沿著恰如其分的干河(Dry River)的河床延伸,位於陡峭的山谷底部,兩邊生長著鬱鬱蔥蔥的蕨類植物和尼考。1公里后,您將到達攀登的底部;在這裡之外,賽道陡峭而崎嶇,因為它在陡峭的山坡上蜿蜒而上。
爬了25分鐘后,洞穴入口突然映入眼簾。入口是倒置的新月形,令人印象深刻的鐘乳石像牙齒一樣懸掛。一個木製平臺延伸到洞穴中,面板提供了洞穴歷史和生態的資訊。在這個平臺建成之前,你可以直接下降到洞穴的底部,沿著斜線向下下降到山坡上。不要冒險離開木製平臺;脆弱的洞穴結構和植物群很容易受損。
回到你來的時候。您可能會發現下降比攀登更。
Rawhiti Cave步道陡峭具挑戰性,單趟步行時間約需30m,全程往返約需1h~1.5h.
(七). 石洞拱門-「卡拉米亞(Karamea)」
「卡拉米亞(Karamea)」是紐西蘭南島西海岸北側的一個小鎮,交通並不方便,鎮區也不大,但因附近有些著名的景點,故為因應遊客之需,鎮中可謂麻雀雖小,五臟尚稱齊全,有關旅遊的基本服務,包括百貨、超市、加油站、資料中心、咖啡館、旅館、露營地、汽車旅館、背包客和藝術及工藝店等都一應具全.
與鎮同名的「卡拉米亞河(Karamea River)」經鎮區向南流入「卡拉米亞灣(Karamea Bight)」,同時在此河海交會處生成了一座大型的「潟湖(lagoon)」,每當退潮時潟湖完全露底,但漲潮時海水則填滿潟湖;因為上述所提到在鎮附近有一些特殊的旅遊景點,被紐西蘭旅遊愛好者稱為「紐西蘭的最佳神密所在(New Zealand's best-kept secret)」,近來開始吸引觀光客進入,旅遊業成長快速,至於所謂吸引旅遊的景點就是因「歐帕羅羅河(Oparara River)」貫穿該地區,在石灰石河道上產生出了幾座大型天然拱門型式的河川隧道,被稱為「歐帕羅羅盆地(Oparara Basin)」,很值得一遊;該景區中的著名景點分述如下:
(1).「歐帕羅羅盆地拱門(Oparara Basin Arches)」-
(a).由「卡拉米亞(Karamea)」鎮區向北行駛約9公里的產業道路,然後再續開約12公里的碎石道路(不適合較大型的旅行房車),然後由停車場步行前往「拱門」,按每拜訪一個拱門大約各需1小時來回,此外該地也設有越野腳踏車車道並還有一座美麗的山中湖.
(b).「歐帕羅羅盆地(Oparara Basin)」中的天然石灰岩,經「歐帕羅羅河」沖蝕形成了很多隧道型拱門,其中兩個最著名的就是「歐帕羅羅拱門(Oparara Arch)」,其大小足夠容納一個多層樓的房子,另一座著名的拱門就是「摩瑞亞拱門(Moria Gate Arch)」高度雖不高,但據說是電影「魔戒」取景點之一.
(c). 步行沿著「Oparara River」河岸,通過佈滿青苔的溫帶雨林步道,穿過森林即可抵達此區最大的「歐帕羅羅盆地拱門」,拱門長 219米,寬79米,岩頂距河面約有43米,其中約有200米長的石灰石岩洞,平均高達都近 50米,是南半球最大的石灰石拱門洞穴.
(2).「摩瑞亞拱門(Mirror Arche)」-
觀光客在遊完了「歐帕羅羅盆地拱門」後,可以繼續前往「摩瑞亞拱門(Mirror Arche)」,此拱門雖較小,但卻有一座美的驚人的「摩瑞亞山中湖(Mirror Tarn)」,被濃密的山毛櫸森林保護著,其像鏡面般的湖水,倒影洞外的蔚藍天空,讓人無法分辨水天之別;如果時間允許不妨繼續拜訪其它幾座可以進入的拱門,例如「Crazy Paving」及「Box Canyon Caves」.
(3). 「虹尼康伯小丘洞穴(Honeycomb Hill Caves)」-
此外還有一些受保護的洞穴,例如可參加當地的tour去「虹尼康伯小丘洞穴」參觀,在此該區第三大蜂窩狀的石灰岩洞穴內,洞頂充斥了無數的螢火蟲,洞內可見到一些大型的洞穴蜘蛛,還可見到一些從未在紐西蘭其他地方可見到的鳥類化石;此外也可划著皮艇沿河上溯;在前往「虹尼康伯小丘洞穴」沿途的溫帶雨林中,可見到被蘚苔類植物所包覆的樹幹,並有機會看到受保護並在急湍中覓食的「whio 鳥」及/或「藍鴨」,另也可穿越石灰石跨河的拱門,行程可謂精彩至極.
(4).「希菲步道(Heaphy Track)」及「法格匹卡步道(Wangapeka Track)」-
「希菲步道」是紐西蘭南島中西部最受歡迎的步道之一,也是全紐西蘭最長的步道,座落在「卡胡朗基國家公園(Kahurangi National Park)」內(該公園是紐西蘭第二大國家公園),在「Karamea」北邊約20公里,是「紐西蘭環境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評鑑排名第9的著名步道,以「查理斯‧希菲(Charles Heaphy)」的名字命名(早期探險家,後加入軍隊並成為首位在紐西蘭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之軍人),步道長 82 公里,由「Karamea」北邊的「Kohaiha」往北經「Aorere River」河谷,最後抵達「Golden Bay」結束步道,通常需花費4~5天來完成;另外「法格匹卡步道」也是以「Karamea」鎮附近為起及終點,全長59公里,需要4~6天來回.
(八).「默奇森(Murchison)」
「默奇森」座落在「馬塔基塔基河(Matakitaki River)」及「布勒河(Buller River)」交界處附近,距「尼爾遜」西南 130 公里;它原名「漢普登(Hampden)」,但因擔心與「甌馬魯(Oamaru)」鎮的其它地名互相混淆,而重新以附近的「默奇森山(Mount Murchison)」 (1470 米)改名為「默奇森(Murchison)」,按「默奇森」係指著名的蘇格蘭地質學家和「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創始人「羅德里克‧默奇森爵士(Sir Roderick Murchison)」.
「默奇森」最著名的就是一事及一物;其中發生在1929年6月17日10:30am的「默奇森地震(Murchison earthquake)」事件,導致當地發生約80平方公里的大面積土石流,17人死於地震,另有10人差一點為土石掩埋,震後鎮區滿目瘡痍;此外一物則是指「默奇森冰河(Murchison Glacier)」,發源於東面的「南阿爾卑斯山(Southern Alps)」,而「默奇森河(Murchison River)」的河水即源自此冰河溶化之水.
(九). 雙河交會-「因岸嘉福交會點(Inangahua Junction)」
「因岸嘉福交會點」顧名思義就是「因岸嘉福河 (Inangahua River)」及「布勒河(Buller River)」兩河的交會處;係由「尼爾遜」進入「西海岸區」必經之地, 西海岸的「威士珀特(Westport)」在其西方約40分鐘車程處;小鎮的主要行業包括林業、煤炭、農業和鋸木廠;鎮中有一小間小學、消防局、一些商店和一間小型的「地震博物館」;人口約只有是150多人;毛利人原稱此地為「因安嘎(Inanga)」,意即出產「小銀魚(whitebait)」所在,(按所謂的 「whitebait」即俗稱的「吻仔魚」或「普納魚」,但肉質及口感遠遠超過我們所熟知的普納魚,老饕們到紐西蘭一定要試嚐一下,透過紐西蘭人最普遍的吃法,即打上雞蛋於平底鍋上煎至微黃,夾入土司片中,原汁原味讓你口齒留香.
Shenandoah
「馬魯阿瀑布保護區(Maruia Falls Scenic Reserve)」-
5分鐘的步道 即可抵達此座於1929年因地震產生的斷層瀑布,瀑布落差雖不大,但面寬及週遭石璧岩面,讓瀑布頗具氣勢.
(十).「路易斯隘口(Lewis Pass)」
「路易斯隘口」係由東海岸橫跨「南阿爾卑斯山」抵達西海岸的四座隘口中的一座, 隘口海拔864 米,以1850年代第一個穿過此隘口的歐洲測量師「亨利‧路易斯(Henry Lewis)」之姓名命;毛利人早期即穿越此隘口去西海岸地區尋找「綠石(greenstone)」的蹤跡.
(十一).「馬魯依亞傳統日式溫泉屋(Maruia Springs’traditional Japanese bathhouse)」-
「馬魯依亞溫泉(Maruia Springs)」是一處位於「路易斯隘口路(Lewis Pass Road)」上的日式溫泉,距離「Reefton」以東約 50分鐘車程,該溫泉除了可享受日式溫泉泡外,還提供有住宿及步道等活動.
按「馬魯依亞溫泉」設在「馬魯依亞河(Maruia River)」河畔,每一座溫泉池的造型都不相同, 由於泉水中的礦物質含量甚高,其中每公斤的水中含硫量達一毫克,是以該溫泉特別對解毒和軟化皮膚,具有一定的療效;同時通過添加沒有化學成份的色素,使得各泉池的水色每日都有變化,像似一塊有顏色調色板.
溫泉區的日式建築物(小木屋的天花板和牆上都是原木)、日式的泡湯禮儀及設施(如淋浴、凳子和大熱浴缸等)及日式餐飲(小火鍋套餐、芥末冰淇淋),在在都顯示出日本傳統的泡湯文化,如要嚴格說來唯一無法延續日本傳統的規劃,就是澡堂是採男女分隔的設計,但是每個浴室都有美麗的河景及山景,讓泡湯客可邊泡湯邊賞景.
溫泉區設有:
(1).Rock Pools- Big 39°c small 40°c
傳統的露天石頭溫泉池,四季的週遭美景都不相同,尤其在冬天,在滿天滿地的白雪下,看著泉池中陣陣熱汽,穿透山毛櫸的森林,朝著雄偉的皚皚雪峰上升,逐漸消失無蹤,像似生活在神奇的童話氛圍中.
(2).Foot Bath(Ashi-Yu)- 41°c
設在觀景台區的足浴池,除透過流動及深28公分的溫泉河道池泡腳外,還可由觀景台欣賞美景;按Ashi-Yu(足浴)源起于300年前的日本,對長途步行的旅客,在無需更換衣服的情況下,即能讓足部獲得充分舒緩的好方法.
(3).Utase Yu (Water fall massage)- 56°c
一種享受傳統日式溫泉的方式,利用溫泉瀑布自上而下的自然沖擊力,讓泉水代為按摩身體.
(4). Private Spas-41°c
對於希望尋求額外隱私和親密環境的泡湯客,可選擇利用45分鐘的時間享受私人spa池,同時在泡湯之時同樣也可順便欣賞河光山色.
至於希望留宿的觀光客,該溫泉區提供一個有別于其他旅館的環境,希望你能適應一個完全沒有行動電話覆蓋、沒有電視、收音機、衛星電視或電話(咖啡廳有連網服務),而只能盡情休憩的情境.
如講此溫泉與「Hanmer Spring」相比,「Maruia Spring」屬具有特色的日式溫泉、同時因隱藏在雲深不知處的山中、人煙較少, 較無商氣息是其優點;但「Lewis Pass Road」道路較難駕駛(冬天可能會下雪),同時價格也不斐!可能是其不足之處.
(十二). 珊瑚石鎮-「雷夫頓(Reefton)」
「雷夫頓」座落在南島的西北方,與「Greymouth」和「Westport」成三角之勢分佈,係由「Hanmer Spring」經「Lewis Pass」進入西海岸地區的必經之地, 居民約只有 1,000人;1866年因在附近發現金礦,而掘起的城鎮; 鎮裡的主要行業是煤炭開採、林業、旅遊和釣魚; 1870年在山區發現了金光閃閃含石英的「珊瑚石(gold-bearing quartz reefs)」,而被稱為「珊瑚石鎮(Reef Town)」,後濃縮成「雷夫頓(Reefton)」;此外該鎮也是全紐西蘭第一個建築水壩並利用發電的所在.
「雷夫頓」週遭的景點:
(1).「電廠步道(Powerhouse Walk)」-
由於Reefton在 1860年代發現了金礦,使得城鎮變的極為富庶,除了係南半球第一個架設有公共電網的城鎮,更是當時南半球唯一設有街燈的城鎮,觀光客可沿著短步道,通過吊橋去緬懷一下此鎮的發電歷史,但因設備都已腐朽,只能抱持的賞風景的心態去走走步道.
(2).「黑點博物館(Blacks Point Museum)」-
該博物館座落在Reefton以東約2公里的Black Point村,1860年首先在「黑點丘(Black Point Hill)」的「摩瑞谷地(Murray Creek)」發現了黃金,因而帶動了當地的發展,故把博物館設於Black Point Hill是有特殊的歷史意義的,博物館中展示有關該鎮的成長經過,順道經過的觀光客不妨來此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