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ilton City Centre )–(Victoria St.)-turn right(Bridge St.)-turn left(Cobham Dr.)-有兩處進口:

(a).Gate 1-Cobhan Dr.-(roundabout)turn right(Hungerford Cr.)- turn right(Turtle Lake Carpark)- -walk through the footpath to the centre of Garden.

(b).Gate 2-Cobhan Dr.-(intersection of Grey St.)- turn right(Rose Garden Carpark or Camellia Garden Carpark)-walk through the footpath of Rhododendron Lawn to the centre of Garden.

 

座落在「漢密爾頓」東南側的「漢密爾頓花園」,可以說是紐西蘭唯一的一處以花園造型設計為主軸,而非以傳統植物園型式設計的花園,成為懷卡托地區最受歡迎的花園,每年吸引超過 60萬人次的訪客,並舉辦超過 2, 000個場次之活動,不論是園中的花草樹木,還是亭園設計,都非常值得遊客一遊,讓遊客在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環境中體驗花團錦簇的開擴空間.

 

「漢密爾頓花園」現址原來為當地的垃圾堆積場,1960年在市長「鄧尼斯 · 羅傑斯博士(Dr Denis Rogers)」的推動下,開始興建約4英畝的「羅傑斯的玫瑰花園(Rogers Rose Garden),1982年開始開放公眾參觀,直到1970年代末才確定了漢密爾頓花園的新設計概念,使得花園從此背離了傳統植物園的框架,改從園林設計著手,並考慮園林芻型設計的專業、資金費用的龐大等因素,特別邀請各國的要員共襄盛舉,故此花園又被稱為「要員花園(Governor’s Garden),目前佔地58公頃,免費入場.

 

花園中心是「漢密爾頓花園會議中心(Hamilton Gardens Convention Center)」又被稱為「漢密爾頓花園展館(Hamilton Gardens Pavilion)」、「旅遊資訊中心(Information Center)」、寬廣的鋪石廣場及美麗的「龜湖(Turtle Lake)(據說當初在挖掘此人工湖時,發現了一隻巨龜,故以「龜湖」為名)為中心;湖畔的「湖畔宴會餐廳(Lakeside Function Restaurant)」及「漢密爾頓花園咖啡屋( Hamilton Garden Café)」係用餐、露天喝咖啡的好所在,水鳥、野鴨及天鵝成群倘佯於湖上,湖畔綠樹成蔭,經過設計的造型花園及木製層次分明的看台美輪美奐,湖的對側小丘邊有一條步道可登上丘頂的亭閣,鳥瞰花園全景.

 

整個公園分成5大區塊,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龜湖」南側到「懷卡托河」畔,就是著名的各國園林之「天堂園林(Paradise Garden)」區,計有中式、日式、英式、美式、義式、印式及毛利式等7座花園; 「龜湖」的西南側則以「沃土花園(Productive Garden)」 區為主,包含了「香草花園(Herb Garden)」、「灶間花園(Kitchen Garden)」、「可持續後花園(Sustainable Backyard Garden);至於「龜湖」北側為「維多利亞玻璃屋(Victorian Glasshouse)」及「植物花園(Cultivar Garden)」區為主,包含了「哈蒙德山茶花園(Hammond Camellia Garden)」、「紐西蘭種植物花園(New Zealand Cultivar Garden)」、「杜鵑草坪(Rhododendron Lawn)」、「羅傑斯玫瑰花園(Rogers Rose Garden)」、「維多利亞花卉園 (Victorian Flower Garden)」及東側的「造景花園(Landscape Garden)」區,包含了「布撒克森林(Bussaco Woodland)」、「回聲湖岸森林(Echo Bank Bush)」、「布撒克谷地步道(Valley Walk Bussaco)」等.

 

整個「漢密爾頓花園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集各國花園特色的「天堂園林(Paradise Garden),分別介紹如下:

 

「中式學者庭園(Chinese Scholars Garden)

「中國學者花園」係由漢密爾頓的姐妹城市的「無錫市」、「紐西蘭華人協會 (懷卡托分會)」 和「紐西蘭中國友好協會(漢密爾頓分會)」通力合作下完成,首先由無錫市長吳東華先生於1986 7月為動工剪綵,1992年正式開幕,是漢密爾頓花園中佔地最廣、地勢最高的花園.

 

中國園林可以追溯到 2000 年前,可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之一,整個中式園林設計跨越了13~14世紀2個世代,分為6個主軸,集結了宋(滄浪亭)、元(獅子林)、明(拙政園)、凊(留園)四朝名園的特色,從畫棟雕樑、亭台樓閣、水榭曲橋、花窗拱門、粉牆黛瓦、栗柱灰磚,到「太湖石」應有的「瘦、皺、漏、透四大特色及竹林幽、池泉荷葉等,樣樣具備.

 

「沉思的日式庭園(Japanese Garden of Contemplation)-

日本庭園是依循日本神道、佛教或禪宗中自然與人的關係之哲學所創造的庭園;普遍具有簡單、不對稱設計的特色,以修剪過的常綠樹為主,通常包括橋樑、岩石、踏腳石、有耙紋的砂礫地以及石燈籠,以營造一個用來冥想和沉思的環境.

 

一步入日本花園首先見到的是左側的「砂庭式枯山水庭園」, 以碎砂石、石塊和少量的植被為主體,並在細碎砂石上溝勒出水紋,象徵了池水,以單數的石塊表徵長壽的龜、松及鶴,讓人引發出虛幻的山、海及林的巨大及飄渺,頗具禪味,故此種景觀花園通常也被稱為「禪宗花園」.

 

花園的右側是一棟是仿「室町時代(1336 - 1573)日式木造建築物,遊客踏在造型怪異的「雲石」上,步入建築物中,除了原有粗大的木柱,被越來越細的柱子「枋子」(方型木柱) 取代,此外亦由於中國傳入的飲茶文化,蔚成貴族、武士生活重點,是以所謂「草庵風茶室」的建築型式,廣泛被利用,斯時的「茶室」多以泥牆草頂(現場屋係改良以木牆及瓦頂替代)、落地窗為主軸,並在屋外周圍佈置步石(又稱「雲石」,以型式像「浮雲」而得名,做為由戶外踏上屋內的墊腳石,有登天之意)、樹木、桌凳、燈籠等點綴.

 

屋外展現了一片與前園「枯山水庭園」截然不同的景致,這就是日本傳統的庭園,又稱「和風庭園,也被稱為「池泉回遊式庭園,同樣也有表徵長壽的龜、松及鶴,但卻是真正的老龜、蒼松及仙鶴,而且生活在真正的池泉、瀑布、小橋及流水的環境中.

 

「英式花卉庭園(English Flower Garden)-

英式庭園起源於十八世紀英國園藝造景,靈感則來自於十七世紀法國和北歐風景畫家如詩情畫意的畫面,走的是精緻典雅的「洛可可」風格,花園主要組成為雕像、潺潺流水和融入當地自然景觀的植物及花卉.

 

庭園由1953年的漢米爾頓女市長「凱薩琳夫人(Mrs. Kathleen)」贊助,不論從花園兩處進口中的任一個進口步入花園,即可發現此座結合英式藝術及手工藝品的花園,充份的展現出了「新格魯吉亞式和自然風格(New Georgian Style and the Natural Style)」)的特色,共分為三個層次的「沉園」設計,中間最底層的池塘,軸線互相對稱,幾何型長條的造型與池邊對稱排列的花壇相互呼應,池塘的中心點是噴泉;而園中多樣化的植物及配合四季的花卉, 彼此高低不規則層次的佈建在三個高低不同的層次上,益發顯得亂中有序,整的園中充斥著濃郁的鄉村風格及古老傳統園藝的味道,尤其是在最高層面上修建的希臘式的無頂戶外休憩空間,讓主人可坐在戶外椅上,欣賞花園景致,享受其中的意境.

 

「美國的現代主義庭園(American Modernist Garden)-

「現代主義園林設計(Modernist garden Design)」已是20世紀花園設計的主軸,此設計概念源自於19世紀美國的西海岸和歐洲北部,之前西方園林通常遵循「正式」 及「幾何或不規則」等幾個基本模式,講究莊嚴與美;而現代主義園林設計的主體,雖然缺乏了一個中心主軸,但卻將生活實用的相關元素,做為花園的主體,例如游泳池、燒烤區、遊憩設施和戶外野餐區等成為花園中的主導標的.

 

現代主義風格是一種國際現象,而美國又是20世紀的現代表徵,花園中輕鬆的戶外生活空間、腰型的泳池、陽光燦爛的黃色戶外椅、超現實主義的咖啡桌、抽象生物形態的雕塑、類甲板造型的觀景台設計等,都是為了人,為了遊玩此一花園的人類需求所建,此外園中一片似2丁掛磁磚(實際是在一片牆面上以油漆畫出)所拼湊出的瑪麗蓮夢露藝術牆, 1999年「夏季電影節(Summer Festival)」的揭幕看版.

 

「義大利文藝復興花園(Italian Renaissance Garden)-

無論是從古希臘、羅馬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花園都脫不了神話、傳說及歷史的範疇,特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花園設計的藍圖,許多阿拉伯園林的設計理念,也與伊斯蘭及基督教無法分離,此外自然界中的「幾何圖案」更被歐洲人視作是反映神聖和宇宙秩序的表徵,文藝復興時期大力將「幾何圖案」編纂在建築、藝術、城鎮和花園的規劃中,因此角度、比例、對稱、幾何形式的圓和三角,都溶入歐式庭園設計中,使得充斥古樸、厚重、對稱、神話、傳說的歐式庭園能歷久不衰.

 

「義大利文藝復興花園」 是個典型的歐式中古庭園,從進口的鏤空鐵架,就充滿了濃厚的歐洲風格,庭園北側中間,一座青銅雕塑演繹著兩個幼童正吸食一頭母狼的奶水,這就是古羅馬傳說中的「母狼(Mother Wolf)」故事, 5 世紀時被拋棄在「台伯河(Tiber River)」上的兩兄弟「羅穆盧斯(Romulus)」及「瑞摩斯(Remus),被來自「卡比托山 (Capitoline)」的母狼餵養長大,最後成為羅馬帝國的開國君王;庭園的中間是一座噴水池,成為整個庭園的中央軸點,由此擴散出的幾何圖形,將庭園分成好幾個區塊,最邊上週圍是經修飾的高牆, 庭中被隔成方塊的花圃,配襯的藝術品與植物雖都顯得簡約,但仍能顯現一片繁花似錦的景象.

 

「印度恰巴格花園(Indian Char Bagh Garden)-

取材自波斯地毯上的彩虹色的獨特鮮花圖案粧典了以白色為底的印度式小樓閣,座落在庭園的最後側,坐於樓閣的長凳上,除了可抬頭欣賞天花板上溶合印度教、回教及佛教的幾何型圖案,並可眺望後端美麗的河濱景致,小樓閣的兩側各設有一座高亭台;被分割成四大區塊的花圃,中間則是一座噴水池,這就是一座標準的「恰巴格(Chahar Bagh)花園.

 

按「恰巴格(Chahar Bagh)花園設計是一種起源于古波斯的風格,這種類型的花園在設計和佈局上,經常將花園拆分成四個區塊,波斯文中" Chahar "是指「四」," Bagh "是指「花園」, 這種以幾何規畫,將花園分成四個等份的設計理念,就是波斯園林的基本特色,此種由四部分組成花園,並以道路做為區隔各區塊花園的分隔線,最後並在花園中心處相交;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印度的泰姬陵花園,該花園被分成四個部分,每個部份又包含了16個花壇,此外花園的建築物一般是放置在花園的側邊,而非中心點,這也是該類花園的特色之一.

 

蒙兀兒帝國從波斯侵入,統治了印度也帶來了波斯的中東及回教文化,使得印度庭園充斥了伊斯蘭教、佛教與印度教的綜合體,例如洋蔥型的圓頂,上有心月標誌,門要朝向麥加方向,蓮花皺折花邊造型的凹凸的拱門邊飾,高矗尖錐形的印度教屋頂等,此外依據可蘭經所說,有生命的物體來自阿拉,故人類不能雕塑由阿拉所創造有生命的物體,平凡的人類只能雕琢無生命的物體的幾何圖形.

 

此外進入印度花園時,遊客間不妨雙手合掌,兩眼注視對方,微彎腰的對方說出「Namaste(na-ma-ste;:拉瑪-Day), 在梵語原意代表互相致意表達友好,為見面或離開時的通用問候語,印度人慣以「Namaste」代替早安、午安、晚安或歡迎、你好...等一切問候語;事實上「Namaste」更深層的意涵是彼此靈性的交流,因此來到此花園時,應該暫時拋棄凡俗,以心靈去體會此花園的內涵!

 

「啼 帕羅帕羅毛利農園(Te Parapara Garden)-

「啼 帕雷帕雷」是指在歐洲人尚未抵達紐西蘭前的毛利人為生活所需而開發的食物農園;按毛利祖先的所有食材都取自原始森林及野外,統一由「婁勾瑪塔尼(Rongomatane)即食物之神」的「哈米阿-啼卡啼卡(Haumia-tiketike)」所掌管;「哈米阿-啼卡啼卡」係毛利人的創世神話中天父「旺奇奴伊(Ranginui)」和地母「帕帕圖恩庫(Papatuanuku)」所生的唯一女兒,因為同情弱小的人類被哥哥們所欺壓,特別創造出食物來讓人類生存;這也是此毛利農園,所以未被歸範於花園類別中,而是被歸納在食物花園中,就是因毛利早期的花園,根本不是用來觀賞之用,而是為解決食物不足所建立.

 

由小型羅馬式的噴水池,通過寬闊的主步道,在將進入毛利園前,首先進入眼簾的就是「胡圖魯阿(Hoturoa)」的雕像,他是當初最早駕駛「泰魯伊獨木舟(Tainui waka)」抵達「阿雷阿羅阿(Aorearoa),即「長白雲之地(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的紐西蘭之毛利船長.

跨越了木製的雙十字拱門,毛利人稱為「瓦哈羅阿( Waharoa),即代表「入口」之意,早期毛利人係以磨利的石製工具,一刀一刀的雕塑而成,相當耗時耗工,不過現在已都改由機械生產了;在拱門後園中所種植的是毛利人當時的主食「庫瑪羅(kumara),即紫紅色皮的「蕃薯」,由於紐西蘭的氣候比毛利祖先,原生長的北半球要冷的多,因此毛利人因地置宜的發展出了梯田、複雜的排水系統及田隴,以利植物的成長,在蕃薯田後的木製高架小屋,毛利人稱為「法塔雷安基(whatarangi),就是他們的保存食物的倉庫,架高倉庫的目的在於避免受動物的偷食及方便保持食物的乾燥;食物倉庫的下方主體,呈現半圓型的曲線,毛利人稱為「卡胡納嘎(kauhanga),意指去除樹皮的船殼,按毛利人當初建築食物倉庫,都來自一整株樹幹,刨去皮後就成為倉庫的底座,故多呈半圓型.

 

此外毛利農園外圍的一圈木製圍籬,每隔一段就設有一支咖啡色的木柱,柱上的雕塑人像,分別代表了一尊毛利祖先,每個木柱下都刻有該祖先的姓名.
 

在毛利農園中的雕像,大部份都是雕成伸長舌頭、面目猙獰、眼露兇光(白色貝殼)的造型,那是依據毛利人的昔日習俗,在作戰前為嚇阻敵人,振奮軍心,故高聲呼喊口號,並露出兇光,以嚇阻敵人,振奮士氣,力求不戰而屈,雖然目前以不如此做為,但目前在紐西蘭人運動比賽前,必定要跳的「戰舞」,即緣自於此;此外毛利人的圖騰中經常出現螺旋狀的圖像,係取材自紐西蘭遍地可見的「蕨類」植物的頂端螺旋狀頭部的圖樣(即台人俗稱的金狗毛),表示循環不已,生生不息之意;另毛利雕塑的圖騰中,大部份的手部,都只雕出三根指頭,這三指分別代表了「前世」、「今生」與「來世」,毛利人講究「輪迴之說」,今生的不幸,是源自前世的錯誤,是以只要今生為善,來世必可期,而且依據毛利人的習俗,族人死後必需葬於其出生之地,靈魂才會沿古老的方式,到達紐西蘭最北的「倫佳角(Cape Reinga),躍入海中回到其祖先所來之地「哈瓦奇(Hawaiki)(更多的相關介紹請參考另文:紐西蘭北島北端之旅-「島嶼灣」一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紐西蘭
    全站熱搜

    老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